分光色差儀是一種基于光學和顏色科學的高精度測量儀器,用于量化分析物體表面的顏色特性。其核心原理是通過分光技術將光線分解為不同波長的光,并結合標準色度系統(如CIELAB、LCH等),實現對顏色的準確測量與對比。具體工作流程如下:
1.光源發射:儀器內置的光源(如氙燈或LED)發射出覆蓋可見光范圍(通常為360nm-740nm)的復合光。
2.分光處理:光線通過分光器被分離成連續的單色光,這一過程依賴于光柵或棱鏡的物理特性,確保光譜的準確分割。
3.樣品反射/透射:分離后的光束照射到樣品表面,部分波長的光被吸收,其余則被反射或透射。例如,在積分球結構中,漫反射光會被均勻收集以提高測量準確性。
4.信號檢測:檢測器(如光電二極管陣列)接收經過樣品作用后的光信號,將其轉換為電信號,并記錄不同波長下的光強值。
5.數據處理與輸出:儀器將測得的光譜數據與預設的標準值進行比對,計算出Lab、LCh等色度參數及總色差ΔE。其中,L代表明暗度,a表示紅綠軸色度,b對應黃藍軸色度,而ΔE則反映整體色差的性。
分光色差儀的優點:
1.高精度與多功能性:相較于傳統色差儀,分光色差儀具備更高的測量精度與光譜分辨能力,可生成完整的光譜曲線,適用于復雜色彩分析場景。
2.便攜性與操作便捷性:現代分光色差儀多采用輕量化設計,便于攜帶至生產現場或實驗室外使用。
3.穩定性能與廣泛適用性:硬件配置(如穩定的光源和高靈敏度傳感器)確保了測量結果的一致性。例如,BOS-NH300色差儀的ΔE波動平均值小于0.07,實際表現多在0.03~0.06之間,滿足工業級嚴苛標準。同時,該類儀器支持非接觸式測量和在線生產的快速連續監測,尤其適合小部件物體顏色檢測。目前,已廣泛應用于塑膠、印刷、紡織、電子、汽車、新能源等領域。